听着传统山歌,赏土家摆手舞,品尝高山腊肉、石柱莼菜……来到石柱县桥头镇陶然居瓦屋小镇,记者感受到别具一格的土家族风情。这里不仅有着热闹烟火气,更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拓宽路子、增强底气。
陶然居瓦屋小镇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陶然居集团牵头打造,项目占地1000亩,集传统民宿、数字酒店、演艺广场、体验项目、农业观光、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等于一体,成为全国“万企兴万村”示范基地。
“企业通过收储闲置房屋、流转撂荒土地等,盘活闲置资源开发陶然居瓦屋小镇产业项目,并以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就近务工、集体分红等方式,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助力夯实桥头镇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全国人大代表、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说,从“万企帮万村”迈向“万企兴万村”,变的是从“输血”到“造血”的方式,不变的是民营企业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
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土特产,是各地不少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招,而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正是桥头镇的“土特产”。坐拥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毗邻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和中益“中华蜜蜂小镇”,悠久的土家族历史文化……种种优良基础条件,让当地明确了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建设陶然居瓦屋小镇、滨湖康养小镇、美丽宜居小镇等特色小镇,全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风情土家小寨、精致山水小城”。
“我们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科学编制乡村振兴专项规划,采取‘政府+商会+龙头企业+高校+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招引62家企业在桥头投资兴业,成为桥头乡村振兴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党委书记王东说,2022年以来,桥头镇招商引资项目金额超过1.5亿元,实物投资达7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300余户群众通过发展业态、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近务工、代收代销等多种联农带农方式吃上“旅游饭”,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乡村这个大舞台上,企业“唱戏”,离不开有关部门“搭台”。近年来,桥头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面促进政府、企业、集体、群众融合发展,有效避免乡村振兴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
“在发展文旅项目过程中,我们引进全市具有高品质民宿建设、运营经验,又饱含乡愁情怀的团队,并探索形成了帮扶集团指导援建,政府规划配套,企业设计、建设、运营,村集体提供服务,村民入股分红的‘五位一体’模式。”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石柱县桥头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阙克俭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桥头镇多家民宿投资商追加、扩大投资,本地村民纷纷改造自有房屋建民宿,形成了多层次差异化供给,为前来桥头写生研学、企业团建、休闲垂钓的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选择。
绿水青山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凭着秀美风景和文化资源,桥头镇吸引四川美术学院等9所高校在此设立大学生写生创作基地,市作协设立重庆文学小镇,市文联设立重庆文艺小镇。不少文艺工作者来此写生创作。这有效带动了当地集体经济增长和相关村民增收。2022年,全镇群众分红共计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