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发布时间: | 2023/5/5 10:06:11 | 人气: | 78 |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大足始终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以来,累计投入8亿余元,已建设“四好农村路”151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100%。去年11月,我区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推动产业发展龙水镇盐河村,一条条产业路向四周的小山坡延展,连接着坡上成片的雷竹林。
中农雷竹示范基地便坐落于此。该基地由中农竹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占地2065亩,主要从事雷竹种植、加工、销售、种苗繁育等。
以前,山坡附近都是泥土路,车子进不来,竹笋运输十分不便。去年5月,“四好农村公路”项目在基地实施,每个山头都有了产业路,方便运输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输的成本。
“现在路通了,车辆能到达园区,种苗、竹笋一出土,第一时间就可以发到全国各地。”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基地产鲜笋50余万斤,产种苗100万株以上。2020年预计产量达200万斤,年总产值达1500万元。
雷竹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据了解,中农竹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支付当地农户土地流转费130余万元,支付务工费用达150余万元。
中农竹丰仅仅是我区四好农村路助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围绕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我区新(改)建产业路134.9公里,带动新增农业产业园35处、生态园21处,推动建成龙水雷笋基地、拾万五彩稻田、雍溪花卉基地等产业基地建设80万亩。
助力脱贫致富
今年4月,又是一年樱桃成熟时,游客不请自来。全村800亩樱桃,通过采摘的方式“一扫而空”。
宝顶镇古佛村地处偏僻的山区,是我区九个市级贫困村之一。然而,随着宝顶旅游环线等公路的开通,产业的发展,村子的变化开始了。
宝顶旅游环线连接宝顶石刻景区和化龙湖,全长15.72公里,途经宝顶镇东岳村、古佛村等多个行政村。为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古佛村向老百姓免费发放樱桃树和李树,沿宝顶旅游环线栽种,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脱贫增收。
古佛村2组村民叶兆平,是巩固脱贫户,今年靠着樱桃采摘,增收3000多元。
“我们是沾了这条路的光哟,要是没这条路,哪个会来我们这里哦。”叶兆平笑呵呵地说,“还有一个月李子又要成熟了,这段时间我要好生管护,为游客采摘做准备。”
除了产业的发展,村民感触最深的就是出行更便利了。
“以前去大足要走山路、坐船才能到,现在村里有了客运,在家门口就能坐车了,方便得很!”村民黄秀贵说,“古佛公路一大怪,不通区内通区外”的落后面貌已不复存在。
据了解,我区以7个镇、9个贫困村为重点,完成贫困村旅游、产业规划图,目前,已投资8047万元建成扶贫路46条、100.54公里,依托道路布局特色养殖、樱桃、柑橘、花椒等产业基地46处,带动就业超2500余人,市级脱贫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提速乡村振兴
近来天气持续升温,每到傍晚,来“棠香人家”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
“棠香人家”项目位于棠香街道惜字阁村、和平村、五星社区,项目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打造多元化需求的现代农业公园。
在“棠香人家”项目建设中,旅游公路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已推进完成8.1公里旅游公路。其中,一期约1.5公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车行道和人行步道;二期旅游公路约6.6公里,于2019年6月完工。
路畅百业兴。“棠香人家”项目片区随即发展西瓜300亩、脆李850亩、蔬菜800亩,发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户,专业大户1户,种植面积300余亩;规模化龙虾养殖600亩、铁皮石斛160亩、冬菜500亩、枇杷1000亩,种植蜜柚园440亩、柑橘园560亩。此外,还推出规范化农家乐10家,星级农家乐5家,民宿12家。
“这几年,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交通方便了,环境变漂亮了,住在这里感觉很幸福。”和平新村1组村民邓德平说。
据悉,我区围绕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及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片打造,高标准新(改)建农村公路478公里,彩化路面1.2万平方米,通过推荐市级、区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将宝顶石刻、南北二山、龙水湖等重要旅游景点串珠成线等举措,为乡村振兴、实施全域旅游装上“加速带”。
还没有对此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