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当官的只会开会念稿子,高书记这波操作可把互联网玩明白了!某些人酸溜溜地说领导蹭热度不要面子,我倒想问:面子能当饭吃?老百姓的腰包鼓了不比啥都强?
你瞅瞅五一期间荣昌的数据,酒店订房率直接干到98%,街边卖凉糕的大妈都多雇了两个小工。红衣大叔吃碗铺盖面发个微博,当天就冲上同城热搜前三。这流量要是能换成钱,都能给荣昌铺三条柏油路了!
说高书记架着人出糗的,怕是没见过基层干部有多拼。去年冬天我去荣昌采访,凌晨两点撞见镇干部在高速路口拦货车——不是查超载,是求着外地客商收柑橘。现在有现成的流量密码送上门,换你当书记你能不接着?
有人总爱掰扯"手段不够体面",我倒要问问啥叫体面?隔壁县花两千万搞形象工程叫体面?高书记没花财政一分钱,把全网目光引到猪蹄、黄凉粉这些土特产上,这才是真本事!昨天刷到个视频,万灵古镇卖麻花的王大爷都开直播了,操着川普喊"感谢红衣老铁"。
那些坐办公室写材料的专家,怕是理解不了基层干部的焦虑。荣昌二十多家夏布厂等着订单,三十万亩生姜地要找销路,守着金山银山不会用才叫丢人!高书记这招"借势营销",可比请明星代言实在多了。
我认识个做文旅的朋友算过账,红衣大叔这趟行程创造的网络曝光量,折合成广告费至少值三千万。关键这钱省下来能修五所村小,能给卫生院添十台呼吸机。要我说,这样的"不体面"多来几次才好!
现在有些地方领导还端着架子,开个会都要清场封路。人家高书记能放下身段跟网红互动,能接得住网友的调侃玩梗,这才是新时代干部该有的样子。不信你去荣昌老街转转,商户们提起书记哪个不竖大拇指?
当然也有风险,万一搞砸了就是全网群嘲。但干事创业哪能前怕狼后怕虎?当年小岗村按红手印搞承包,不也是提着脑袋闯出来的?时代变了,基层治理更需要这种敢吃螃蟹的魄力。
这两天看到荣昌文旅局又在整新活,把猪蹄博物馆搬进了直播间。要我说就该这么干!流量来了得接得住,别学某些地方一窝蜂搞网红经济,最后留下一地鸡毛。乡村振兴不是请客吃饭,得实打实把流量变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