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 发布时间: | 2025/11/6 10:11:01 | 人气: | 13 |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没想到马加爵的事已经是21年前了。
马加爵1981年广西南宁宾阳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他以高考697分的成绩考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这原本是一个励志故事,可是后来却成了一个悲剧。
2004年2月,马加爵和同学邵瑞杰、杨开红、唐学李几个人在宿舍里打牌。
那天马加爵的手气很好,一直在赢,剩下几个人就有些不舒服了,怀疑马加爵是作弊了,不然为什么一直赢。
几个人越说越起劲,也越说越过分,说着说着就扯到马加爵的人品上来了。
邵瑞杰当众嘲讽说:“你人品太差,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
龚博过生日没有请马加爵是事实,但到底因为人品还是因为什么,那就只有龚博自己清楚了。
马加爵对于这件事也是很介意的,因为马加爵家境贫困,日常穿旧衣、吃食堂最便宜的菜,常被同学嘲笑“土气”。
他性格孤僻,没有朋友,甚至因自卑不敢参加集体活动。
所以在马加爵看来龚博之所以没有请他,是因为打心里瞧不起他,而现在邵瑞杰却当众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此外,同学们私下也喜欢议论马加爵的生活习惯,说他经常浏览黄色网站、还在校外嫖娼,让他感到“被扒光示众”,积压的怨恨最终爆发。
因为种种的积怨,马加爵决定下手杀掉几个让他不痛快的同学,他花20元在昆明旧货市场买了铁锤,锯短锤柄等方便藏匿的凶器。
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化名“陈芬良”,提前查好火车时刻表,计划逃亡路线。
马加爵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和他平时有点变态的爱好也是分不开的。
马加爵沉迷暴力游戏和血腥电影,电脑里存有大量凶杀影片,还研究过“野外生存技巧”,所以才会让他想到用这种极端不理智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马加爵一共分了三天来实施自己的杀人计划。
2004年2月13日第一晚,马加爵趁室友唐学李看报纸时,从背后锤击其头部致死,藏尸衣柜。
其实马加爵和唐学李之间并没有矛盾,唐学李原本也不在他的复仇计划之中。
只是因为马加爵认为唐学李的存在会妨碍他的杀人计划,所以为了扫除障碍,唐学李必须死。
第二天,邵瑞杰在宿舍洗脚时被偷袭,当场死亡。
邵瑞杰和马加爵的关系最特殊,他们两个人还是老乡。
或许也正是这层关系,让邵瑞杰觉得自己和马加爵的关系要比其他人更好,所以自己更有资格拿马加爵开玩笑,这是他们关系铁的证明。
可是这在马加爵看来却是罪加一等,明明两个人是老乡,邵瑞杰不仅不向着马加爵,还总是拿他取乐。
第三晚,杨开红因为偶然撞见马加爵处理血迹,被灭口,当天晚上马加爵真正的目标是过生日没有邀请他的龚博。
马加爵和龚博说“打牌三缺一”,龚博没多想就和他进了宿舍,结果被马加爵杀害。
马加爵真正想报复的就是拿他取乐的邵瑞杰以及生日没邀请他的龚博,剩下两人是临时起意。
干掉了龚博后马加爵就开始了自己的逃亡计划,他带着假身份证和2400块钱,从昆明坐火车逃到广州,又转大巴到三亚。
这期间他不敢住店,白天捡垃圾桶里的剩饭吃,晚上睡街头,头发打结、衣服脏得像抹布,活脱脱一个流浪汉。
他后来交代:“逃亡时看到报纸都不敢捡,怕看到通缉令”。
2004年3月15日傍晚,三亚摩的司机陈贤壮拉客路过菜市场,突然看见一个脏兮兮的年轻人在翻垃圾箱。
仔细一看,这人长得和满大街贴的通缉令照片一模一样!
陈贤壮假装淡定,骑着摩托跟了半条街,越看越确定——这就是悬赏20万的马加爵。
他立马冲到派出所报案:“警察同志,马加爵在河边捡剩饭吃呢!”
三亚河西派出所的民警胡崇军接到报警,连警车都来不及等,直接跳上陈贤壮的摩托车冲过去。
到现场一看,马加爵正蹲在河堤上啃别人丢的盒饭,浑身发臭,眼神呆滞。
胡警官一个箭步扑上去按住他,马加爵居然没反抗,只是不停眨眼装疯卖傻:“我是乞丐,别抓我!”
警察从他身上搜出2400块现金和复读机,还发现他背了个装棉被的大布袋——逃亡期间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被抓后马加爵死不承认身份,直到警察拿通缉令照片对比,又验了指纹,他才瘫在地上说:“我就是马加爵。”
原来他早想好了结局:“自首判无期,被抓判死刑,我宁愿死”。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法院认定其“预谋周密、手段残忍”,毫无悔罪表现。
赔偿每位受害者家属2万元,但实际无力支付。
在最后一次庭审时,马加爵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他知道受害者家属现在很痛苦,但是他当时也很痛苦。
因为他们一直在嘲笑他,嘲笑他姐是打工妹,他觉得自己的全家人都被嘲笑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可以活得那么轻松。
现在他终于要死了,终于可以不用再被嘲笑了。
马加爵伏法后,他的骨灰成了家人难以面对的“烫手山芋”。
父亲拒绝认领,姐姐最终将骨灰撒入大海,这背后藏着农村家庭的耻辱、社会的压力和复杂的人性挣扎。
马加爵的父亲马建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儿子杀人后,他彻底崩溃了。
他觉得骨灰带回家是“给祖宗抹黑”,更怕村里人指着脊梁骨骂:“看,这就是杀人犯的爹!”
村主任马建伦说:“马家人老实本分了一辈子,这事让他们背上了恶名,领骨灰回来等于把伤口扒开给人看。”
村里人表面同情,背地议论:“能养出杀人犯,这家人肯定有问题!”
连马加爵的哥哥结婚都受影响,31岁才娶上媳妇,还是因为“家里出过杀人犯”的阴影。
当时很多人把对马加爵的恨转移到家人身上,家人去受害者家下跪道歉,被拒绝进门。
母亲李凤英出门买菜都被指指点点:“这就是杀人犯他妈!
这种压力下,领骨灰等于“承认自己是罪人家庭”,他们只能逃避。
骨灰在昆明殡仪馆放了近三年,成了“无人认领的耻辱”。
姐姐马春泉(化名)不忍弟弟的骨灰在殡仪馆躺了快3年没人管,偷偷领回来。
但老家不让埋进祖坟,怕“脏了风水”,最后她选择撒进大海。
马加爵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不想被嘲笑,可是恰恰是因为他杀了人,让自己的家族从此都抬不起头来。
| 还没有对此评论!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