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果敢,一直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非常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他们也是黄皮肤说中国话的华人,陌生的是身处异国他乡。其实,“果敢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和我们是一家人!
果敢人就是对缅甸果敢地区人民的称呼,他们也是华侨和华人,原来的果敢地区也是一个不毛之地,清朝的顺治年间,由于缅人和吴三桂大军的追赶,将朱由榔率领的南明军民追赶到了此地,因为他们在这里开始了避难式的生活,这就是缅甸果敢地区果敢民族的来历。直到清朝乾隆末年的时候,当地首领将原本取名的“兴达户”改为“果敢” 。在短暂的归属于大清后,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1897年《中缅条约附款》中规定将果敢划属了英属缅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缅甸获得了独立,果敢地区依旧留在了缅甸的版图之内!
缅甸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35个民族之多,而果敢地区的人民被缅甸政府定为“果敢族”。历史的普遍说法是朱由榔带去的后裔,还有因为果敢与中国的云南交界,无论是语言、风俗、习惯等等的都和中国内地是一样的,甚至这里使用的电话区号都是“+86”的云南的区号,移动电话也是普遍使用的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基站和手机号码。除此之外,这里使用的是简体汉字,用的课本和中国内地的是一样的。
果敢地区非常的特殊,常年处于战乱状态,主要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缅甸国内的内政,导致果敢地区和缅甸中央政府有着各种的不和。不过,自从前几年缅军和果敢民族军交战后,果敢地区的局势才开始平静了下来。
为什么果敢和缅甸中央这么不和呢?有人说果敢地区“不服管”,有人在说是缅甸政府的问题。从客观原因来讲,缅甸政府在民族政策方面还是有些不太成熟的,导致缅北地区很多想果敢这样的特区人民表示不满。所以才会导致常年的冲突,战乱才是贫穷的祸根。不过,一个特区的战力,自然是比不上一个国家的动员力的,因此全面开战后,果敢军就一路败退。
在缅甸早期的施政中,以“大缅族主义”为主,在缅甸这个130多个民族的国家里,非缅族的地位是不高的,连最起码的出国和坐飞机的自由都没有,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分歧和冲突是非常自然的,因此能看到在缅甸的北部和东部有很多果敢这样拥有自治同盟军的特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区域自治的权益。
这些自治特区的军队,一方面是抗拒缅军,另一方面就是维护特区人民的利益,彭家声领导的果敢民族军就是这样。
那么彭家声是何许人呢?他半生戎马,有着极具传奇色彩的身世,因此能在乱世中谋得地位,成为了外人眼中的“果敢王”!上世纪六十年代,彭家声正式因为抗拒缅甸的大民族主义和果敢地区的社会混乱以及果敢民族被歧视,所以才开始组织了武装起义。在第二次起义的时候,彭家声赢得了一定的声誉,无论是休养生息还是减少赋税,都有一定的成效,因此才有了更多的追随者。
在之后与缅甸政府军也进行了数年对抗,但是特区内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彭家声对果敢地区的治理也是有声有色,特别是将这个以前毒品泛滥的地区进行了禁毒,这也是他最大的贡献之一,虽然如此,彭家声依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从1989年彭家声成立“果敢同盟军”后,在其它的15支民族武装与政府军讲和后,果敢军就成了“一枝独秀”,而彭家声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果敢民族英雄”!
当然,果敢地区同中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学中国的经验,用中国的产品,也算是民族上的手足情深,特别是中国发生灾难的时候,这些血浓于水的同胞也会尽其所能捐款捐物,同中国人民一起渡过难关!
但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于果敢内部兵权争夺,而造成了内讧,彭家声和杨茂良刀兵相见,最后彭家声退出了果敢地区,经过几番周折后,“果敢临时政府”成立。2009年8月8日,缅军以发现彭家声家族涉嫌私造军火,并发动了进攻,最后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溃败,彭家声从此走上了逃亡的生涯。
为了回到果敢,彭家声四处求援,甚至于2015年12月对全球华人发出了求援信,希望全世界的华人能够给到果敢地区帮助,以此了支持果敢华人维护根本利益。但是,果敢地区毕竟是缅甸的国土,属于缅甸治下,外人只能表示同情,不能干涉他们的内政,这就是他的求援信没有得到有效回应的原因!